2011年4月19日凌晨3時許,復旦大學女教師于娟病逝,這一天,距離她4月2日33歲的生日剛過了17天,距離2009年12月被確認患乳腺癌只有15個月。
2009年12月27日,于娟突然被確診罹患乳腺癌,那時的她從挪威留學剛回國參加工作3個月,1歲多的兒子剛會叫媽媽。
在反思自己為何會得癌癥的同時,于娟以活著就是王道為名開了博客,用時一年多在病塌上陸續(xù)寫下生命日記,“我想告訴大家什么是我拿命試過,此路不通”。蘇州甲醛超標怎么辦
于娟的導師、復旦大學社會發(fā)展與公共政策學院院長彭希哲在于娟生命的較后幾個小時里陪著自己的得意門生。
19日凌晨,家人把于娟兩歲多的兒子土豆帶到醫(yī)院。土豆見了媽媽,喊著要保護媽媽,幫媽媽,此時的于娟已經(jīng)無法和兒子講話,到了凌晨3時,于娟離開時,土豆在門外怎么也不肯進去,只講了三個字“好可怕”。
復旦大學社會發(fā)展與公共政策學院19日下午召開了追思會。追悼會定于4月23日上午10時在寶山殯儀館舉行,按照于娟的遺愿,于娟骨灰下周送老家山東安葬于公益能源林。
新浪微博上的賬號“復旦教師抗癌記錄”是于娟的朋友鄭培源等維護的。鄭培源是于娟的老鄉(xiāng),同為山東濟寧市人。在于娟去世以后,鄭培源說,于娟還有一些遺愿需要他們來完成,微博會繼續(xù)更新信息。
抗癌日記自剖癌癥原因
2011年1月26日起,于娟開始以《為啥是我得癌癥》為題寫下自己的癌癥日記,該系列文章可以“對周圍的人可能會起到防微杜漸的作用。我在癌癥里整整掙扎了一年,人間極刑般的苦痛,身心已經(jīng)摧殘到無可摧殘,我不想看到這件事在任何一個人身上發(fā)生,但凡是人,我都要去幫他們?nèi)ケ苊,哪怕是我較為憎恨討厭的人”。
于娟分析認為自己得癌癥的原因為:
飲食習慣:如瞎吃八吃、暴飲暴食、嗜葷如命等。
睡眠習慣:十年來,基本上沒有12點之前睡過,厲害的時候通宵熬夜。
突擊作業(yè):各類大考小考,可能我準備時間都不會長于兩個星期。
環(huán)境問題:空氣污染、環(huán)境糟糕從未引起重視。
房子問題:家具經(jīng)蘇州甲醛檢測儀測試發(fā)現(xiàn)指數(shù)是0.87,一般來講高于0.08已對身體有危險。 |